佳兴忽来诗能下酒 豪情一往剑可赠人
我,一个灵魂画手!一个满脑弹屏不断的人!

清 康熙 御笔临董其昌砚铭


款识:闽人林生持古砚来,传自宋邱旧物。余收之研,有眼二十八,适符列宿之数,遂概括其名为诰。甲戌夏日临董其昌书。

钤印:康熙御笔之宝(白文)、体元主人(朱文)、万几余暇(朱文)、三无九有(朱文)


录文:龙尾之质,凤池之凹。端井妙东,昆吾宝刀。真如兔角,赝似牛毛。神藏鬼护,余也实遭。其纹柳浪,其韵云璈。不砥而平,不危而高。月当圆魄,门樽星杓。如玉有笋,如琴有轸。非鸜鹆来,乃璇玑本。女手之腻,文以是引。石室参罗,云台可准。娄明虽莹,泚最讵殒。昔余东壁,子虚长扬。尔不余出,亢彼奎章。今命尔翼,毕世相将。余如木经,觜距忽张,月氏非远,芝房非祥。延於世胄,箕裘之藏。岁次鹑火,日中星昂。太史铭作,永存瑰宝。

康熙帝临董其昌砚铭书轴

立轴纸本,长二八四·五厘米,宽一四一厘米。上右钤“三无九有”长方玺,上中钤“康熙御笔之宝”方玺,左下钤“体元主人”圆玺、及“万几余暇”方玺。此四玺均为朱文篆书。

立轴行书十行,其文曰:

龙尾之质,凤池之凹。端井妙木昆吾宝刀。真如兔角,赝似牛毛。神藏鬼护,余也实遭。其纹柳浪,其韵云璈。万砥而平,不危而高。月当圆魄,斗樽星杓。如玉有笋、如琴有轸。非鸜鹆来,乃璇玑本。女手之腻,文心是引。石室参罗,云台可准。娄明殆莹,沌最讵殒。昔余东壁,子虚长扬。尔万余出,亢彼奎章。今命尔翼,毕世相将。余如木经,觜距忽张。月氏非远,芝房非祥。延于世胄,箕裘之藏。岁次鹑火,日中星昂。太史铭作,永存瑰宝。

闽人林生持古砚来,传曰宋邸旧物余牧之研,有眼二十八,适符列宿之数,遂概括其名为铭。

甲戌(1694年)夏日临董其昌书

立轴文中“岁次鹑火,日中星昂。太史铭作(颇疑原文应为“太史作铭”),永存瑰宝。”十六字,对考证砚铭作者及时间有极大意义。

按“太史”乃明、清两朝对翰林之别称:“鹑火”相当于地支中之“午”。据《明史·董其昌传》:“董其昌,字玄宰,松江华亭人。举万历十七年进士,改庶吉士。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,其昌请假,走数千里,护其丧归葬,还授编修。”由此可推知“岁次鹑火”乃“甲午岁”,即万历廿二年(公元一五九四年)。

董其昌是于万历二十一年护丧归来被授为翰林院编修的,故文中“太史”即指任翰林院编修的董其昌。其作砚铭的时间是在他晋升编修的第二年。

董其昌于万历廿二年见到一个古砚,上有廿八个星眼,正与廿八宿相符,于是他为此砚作铭时,便将廿八窗的名字嵌入在内。

这是一种文字游戏,但如果没有精妙的构思,没有渊博的学识和才气,是很难办得到的。铭文中出现的“尾、井、角、牛、鬼、柳、危、斗、星、轸、女、心、室、参、娄、壁、虚、亢、奎、翼、毕、觜、张、房、箕、昂”(以先后为序)廿六字均为廿八宿中的名字。“氏”、“胄”二字则利用与廿八宿中的“氐”、“胃”字形的近似。

文称古砚“传曰宋邸旧物余牧之研(与“砚”相通)”,“宋邸”一般指宋王,但有明一代被封为宋王的仅有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一人,而且是李自成攻破北京时,将他俘获后伪封的,故断非此人。文中之“邸”似指一般公卿的邸宅,颇疑“宋邸”指明初的大文豪宋濂,余牧或系宋濂后裔中某人的字号。

康熙皇帝是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,不仅文治武功有辉煌的业绩,而且还酷爱书法。他始创宫廷刻帖,并专设镌刻,刷拓御笔和法帖的御书处。他自称:“朕自幼习书,豪素在侧,寒暑靡间。”可见他习书用功之勤。他崇尚宋代米芾、明代董其昌等名家,尤爱董其昌书,他自己的书法亦酷摹董其昌。正因如此,可以想像经他收藏的董其昌的的书法作品,一定会有相当的数量,其中当然应有董其昌书写的砚铭。董其昌书写的砚铭原作,今已下落不明,不知是什么样子。

从康熙临写的这幅立轴来看,康熙绝非简单地按照原来样子逐字摹写,而是将董其昌书写的砚铭熟记在心,随手挥洒,一气呵成。因此感到十分流畅,气势恢弘。

此立轴虽为临摹写董其昌,但仍有康熙本人书法的风格。也正因为并不拘泥于原作,所以立轴中也出现了一些笔误,如将“文心”之“心”写作“以”,“月氏”之“氏”写作“氐”。

此外将“铭作(按文义应为作铭)”、“为铭”之二“铭”字均写作“诰”,这也许不是笔误,而是为了符合自己皇帝身份而有意的改写。“甲戌年夏日临董其昌书”,“甲戍年”为康熙 卅三年,其时康熙四十一岁,正是年富力强,精力最充沛的年龄。

立轴包首有题签,上写“仁庙御临董其昌行书。壬戌春日臣溥伒尊藏,臣朱益藩恭题。”

溥伒原是道光皇帝裔孙载瀛之子,后过继与道光皇帝第九子奕譓为孙,光绪二十四年封为贝子,与宣统皇帝溥仪为同辈弟兄。

朱益藩,字艾卿,江西莲花厅(即今莲花县)人。光绪十六年进士,授编修,曾任山东学政及大学堂监督等职。“壬戌”乃民国十一年(公元一九二二年),其时满清政府虽被推翻,但溥仪仍留居于故宫,在这个小朝廷中仍保留着皇帝的名义。今由题签可知,此立轴原本为内廷之物,是溥仪于民国十一年春赏赐溥伒的,溥伒受领后,请朱益藩写了题签。

“仁庙”乃“圣祖仁皇帝”之简称,其指康熙,朱益藩、溥伒均为前清遗老,他们对康熙和溥仪,仍然保留着称臣的惯例,故在题签二人名字之上均加有“臣”字。

此立轴十分硕大,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。


撰稿:周铮

评论
热度(8)